安吉浓郁的乡土风情孕育了璀璨的民间艺术,竹乡的民间艺术也充分展示了安吉人民智慧厚重的民风。
舞蹈、舞狮、犟驴子、旱船、花灯等民间踩街活动形式多样,广为流传;竹雕、竹刻、竹编等工艺技术精湛,巧夺天工;戏曲、书画艺术流派纷呈,异彩四射。
2000年,安吉荣获了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称号。继承吴昌硕大师遗风的民间书画,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而生的风光摄影,以日常竹制生活工具为演奏乐器、民间艺人自编自演的打击乐《竹乐》,都是蜚声海内外的安吉民间艺术
![]() |
![]() |
![]() |
![]() |
![]() |
![]() |
昌硕文化游是以清末民初一代书画宗师吴昌硕在家乡的遗迹和吴派书画遗风形成的一系列文化内涵、深厚的人文景观组成。
吴昌硕是安吉鄣吴人,是安吉第一个系统研究石鼓文并把石鼓文、篆书融为一体,形成新书法体系的艺术家。在近代篆刻演变过程中,他熔秦汉砖刻、远古金石原作于一炉,成为韵味醇厚,气势开阔的吴派篆刻的艺术创始人。潘天寿、沙孟海、刘海粟、王个簃、钱君陶和齐白石等一大批著名艺术家或拜他为师,或从他的艺术实践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受吴昌硕先生遗风影响,鄣吴村老老少少都爱好书法绘画。以扇面书画为特点的工艺扇是鄣吴村的传统产业。
昌硕文化游充满浓郁的书卷气和艺术氛围,对充实游客的文化修养十分有益。
中国竹乡一定能让每一个走进她怀报的游客流连忘返,并一定能使您赞叹“竹乡山水冠江南”。
安吉竹乐
雷电风雨、蝉唱蛙鸣、小溪流水,在安吉文化馆演奏者的灵巧双手下,这些自然界的天籁之音竟然发自于蚕匾、蒸笼等农家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具,让听者如痴如醉之余也不由惊叹不已。这便是竹乡安吉独有的竹乐。
妙思赋于农家物,巧手奏出天籁音。十几年前,安吉文化馆群文工作者柯国强等在日常文艺创作表演中,从农家生活用具中获得灵感,尝试利用蚕匾、摊匾、蒸笼、竹碗等这些用竹子制作的农家用具来进行演奏,随后又借鉴其他乐器不断完善并加以改进,至今已经研制出竹鼓、竹管琴、竹梆子、蒸笼鼓等近20种完全用竹子制作的乐器。这些竹制乐器充分利用了竹子特有的音色,能够惟妙惟肖演绎出各种声音,尤其擅长于竹子打击乐。安吉文化馆竹乐团利用竹乐演奏竹子打击乐《竹海的风》深受听众喜爱,去年参加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获得金奖,今年还进京到人民大会堂演出,成为对外展示竹乡安吉的一张“文化名片”。
为了更好保护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在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安吉文化馆于去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专利,经过严格审定,国家知识产权局最近正式授予安吉竹乐中的竹鼓、竹管琴、竹梆子、蒸笼鼓等4件主要乐器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从此,安吉竹乐这一民间艺术精品将穿上一件“法律保护外衣”。据了解,民间乐器获得专利在全国也属罕见。
县文化馆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将安吉竹乐保护好,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使之为安吉文化大县建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