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小百姓就是可怜,前些天知道了常吃“地沟油”的噩耗,这两天又知道原来咱的汽车,一不小心也会被“地沟油”招待——— 不是小作坊,很可能是“石油巨头造”。
据媒体报道,河南安阳、新乡等多个城市、多个品牌的汽车4S店近来突然接到大批送修车辆,“病征”很相似:轻的加油不顺,重的排气管不断喷出红色或黑色液体,更严重的出现零件损坏……车主和4S店将矛头直指由中石化生产和销售的93#乙醇汽油。而中石化则回应称:车辆损坏绝对不是汽油的问题。
中石化当然有辩解权,更何况人家这回应的潜台词,等于首先承认了油的问题,只是不肯承认“会导致车辆损坏”罢了,按照垄断巨头的一贯做派,倒也不足为奇,可为何还会群情激愤呢?要害就在于,受害的车主们,非但没有见到对方主动、热情的精神抚慰,反倒遭遇了傲慢与偏见的“二次伤害”。不信?请听:
“现在车辆出现的问题是过渡期间的正常现象。”——— 干嘛大惊小怪!
“是车不适应新的环保添加剂,我们的油没有杂质。”——— 再次强调,车不适应油,不是油不适应车!
“换零部件是车主的事,与我们无关。”——— 有点店大欺客的意思了。
“谁说我们有杂质,让他们来和我们对质。”——— 传说中的撒泼?
如果光是石油巨头欺负人,咱这些年也被欺负惯了,干脆认倒霉吧。可关键是,大家就跟昔日的秋菊同志一样,跟这不讲理的讲不清,找个讲理的地方“讨个说法”也找不到,甚至竟又遭到了 “第三次伤害”。当地质监部门不搭理,投诉到当地工商局,得到的回复竟是“建议4S店自己出具证明汽油不达标的书面证据”——— 让不是质监部门、检测结果没有法律效用的4S店,证明石油巨头的不清白,这难题出的,俨然就是贝克汉姆的一脚“吊门皮球”。
处处碰壁的车主们,一定百思不得其解:同样是中石化,待遇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记得今年初,香港地区也发生过指向中石化的的士与小巴 “熄火门”事件,当时业界集体抗议,中石化尽管也有辩解,但态度却“好得很”:委托独立化验机构三次检测、配合香港机电工程署调查、采取多种形式与媒体和运输业界沟通……尽管满脸堆笑,香港特区政府仍成立了“熄火事件专案组”彻查。
一前一后,一冷一热,两相对比,问题立现:为什么会有双重标准?为什么它在香港和内地的业务员,专业水准大不相同?无外乎三点要害:一是受害消费者的“愤怒”表达有没有力量,二是政府监管部门是不是主动强势,再有一条,就是它所在的市场是充分竞争,还是处于垄断地位。你不强,我垄断,监管又在一边看,不欺负你欺负谁?对内地用户“偏见”无成本,“傲慢”起来当然有资本。
作为非专业人士,无法裁断中石化在河南版“质量门”中的责任与过错,我们只是想提醒:请不要用这种态度对待内地的消费者!丰田汽车搞多重标准,中国人干生气没办法,可你作为数一数二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不能也这样对待咱老百姓不是!大家掏着据说比发达国家还要高的价钱,养活着如此超级巨头,不是为了被奚落的,是应该得到更多笑脸服务的。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