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广场 新闻动态 详细

一份提案诞生 一个“生态日”

2014-8-8681人阅读


  ■本报讯(吴静  欧阳爱琼)

  

  最近,县政协委员、“环保卫士”任卫中忙着准备将天平花园5幢、6幢的厨余垃圾回收到自己农场作为鸡饲料进行利用,这也是我县县城范围内首次推行居民厨余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事实上,在我县,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像任卫中一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从当时对环境被破坏的“无动于衷”到如今“一跃而起”,追根溯源,这和我县设立“生态日”关系颇深。

  说起“生态日”提案,县政协常委、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徐佰成至今印象深刻。据了解,当时我县在生态实践中逐步暴露出开发建设行为、生产生活现象与建设现代化生态县目标仍有差距的问题。2003年,时任民进安吉总支主委的他在民进安吉支部“两会”准备会上提出了“设立生态日”的想法,没想到“一呼百应”,得到诸多民进会员的支持。于是,为加重提案份量,便以民进安吉总支名义在县政协六届一次全会期间提交了《关于设立“生态家园日”,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的提案。

  “这一提案在100多个提案中脱颖而出,被列为当年县政协4件重点提案之一。”原六届县政协主席肖金莲回忆说,这一提案一方面是政协委员代表群众发出的心声,另一方面则与当时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的理念不谋而合,为此很快得到县四副班子领导的共识和重视,并进行专题性调研,最后通过法定形式设立了“生态日”。

  此后,我县坚持每年组织活动和宣传,使“生态日”成为动员公众广泛参与生态县建设的平台和载体,以更有效动员和教育全县人民,用生态的眼光认识,用生态的方式生活,用生态的理念发展。潜移默化中,安吉人的环保意识与日俱增,而每年3月25日也成为我县全民参与环保的重要日子。

  “以前不少市民碍于面子,发现污水排放等情况也不举报,后来许多举报电话都打到了政协。”肖金莲说,生态日设立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开始有了变化,“奔小康重要”逐渐被“保生态重要”取代。如今在县关工委发挥余热的她依旧关心着“生态日”活动。“安城小学的小学生们不光垃圾分类,还用卖垃圾赚来的钱去资助贫困儿童。”了解到我县许多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环保的事迹后,肖金莲由衷感到欣慰,“生态环保理念已经在我们每个人心里扎根。”

  而在徐佰成看来,“生态日”的设立对全县人民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也显而易见。“无论是美丽乡村建设还是招商引资,生态环保永远都被放在首位,并得以体现。”不过最让他开心的,还是看到更多人身体力行保护生态环境,如近年来不断涌现的“环境志愿者”、“生态卫士”等。

  “政协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谈起政协和“生态日”的关系,肖金莲满是感慨。她说,看到每年生态日全民参与环保的情景,就为当年自己积极推动这一提案的落实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