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出租车运营服务规范》已出台,将于明年4月1日起实施。调查中,不少市民吐槽司机不文明行为——
挑客、议价、绕路、在车上抽烟
■本报讯(记者 林贤飞)
你有过这样的遭遇吗?好不容易等到一辆出租车,司机先问你去哪里,你说出目的地后,司机表示不去,然后扬长而去。或者你上了车,司机不按计价器,等你质问时,司机说去“目的地”要10元、15元、20元……随司机叫价。
新规出台:明年4月1日实施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新修改后的《出租车运营服务规范》,新规规定乘客上车前,出租车司机不得询问目的地,要使用计价器,不得议价、绕路,不在车内吸烟等。新规将于明年4月1日实施。
对于这样的规定,乘客是怎么看的?平时打的遭遇哪些问题?
记者体验:目的地太偏,的哥不打表
昨天上午9点40分,记者在祥和路178号位置候车。3分钟后,一辆出租车从祥和路由南向北驶来,尽管车上有一男一女乘客,但的哥还是将车向路边停靠,热情询问“去哪里?”。记者答“去车管所。”“不好意思,不顺路。”的哥一脚油门开走了。
9点53分,又一辆出租车从祥和路由南向北驶来,副驾驶室有名男乘客。出租车靠近记者停下,的哥主动询问记者去哪里。“去车管所。”“上车吧,他前面下车。”的哥说。
记者上车,只见的哥换挡,不见的哥按计价器,正要询问时,车在祥和路与灵芝路交叉口停车,先前的乘客下车。
“师傅,你忘记按计价器了。”记者提醒。
“到车管所10块钱,不打表,别人都15块钱,我少收点。”的哥说,车管所太偏,没有回程客,就算打表,至少也要8、9块钱,如果乘客硬要打表,还是要去的,不能拒载。
乘客吐槽:上车前被问目的地,就是挑客
记者在县客运中心门口随机采访了5位市民,听听他们在打的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家住小屋沿附近的杨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正月有一天,她从杭州回来,下着小雨,两手提着袋子,肩上还背着包,在车站出口处想打车,的哥听说她要去小屋沿,就说不去,而旁边一位男士说去塘浦,的哥立马给男士开车门。
“上车前被问目的地,就是挑客。”杨女士说,因为被变相“拒载过”,现在她打的学会了一招,就是直接开车门上车,等车子起步了再说目的地,她希望的哥今后不要因为区区几块钱就“挑客”,要为乘客着想,为整个运营团队和企业形象着想。
“平时打的还好,就是有一次晚上9点多,儿子生病要去人民医院,等了十多分钟才来了一辆出租车,但的哥还抽着烟,我让他不要抽,他就把烟头扔窗外了。”家住时代新城的王女士说,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可以从一个出租车司机身上反映出来,希望的哥注意个人的行为举止。
其他几位市民反映,个别的哥向车窗外随意吐痰,个别的哥不开空调,个别的哥绕道行驶。
针对司机的一些个人行为,新规也作出明确约束:不在车内吸烟,不向车外抛物、吐痰,运营前和运营中忌食有异味食物等。市民们认为这些规定对出租车司机是规范性约束,司机肯定会提高服务。同时,乘客自身也应注意自己的文明行为。
那么,出租车司机又是怎么看新规的呢,运营企业和运管部门态度怎样?请继续关注明天的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