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垃圾,怎样变废为宝
低碳生活诀窍大学生来支招
■本报讯(记者 林贤飞)
“加油,加油……”昨天下午,县城维多利亚小区特别热闹,昌硕街道广场社区与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联合举行“文明从脚下起步、创建自你我做起”活动。
过去,居民习惯将各种垃圾一并打包,滴滴答答的脏水漏在楼道。看大学生们如何教居民正确处理垃圾,如何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大学生们在现场设置了四个纸箱,分别写上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将日常生活中50种垃圾名称写在卡片上,然后让居民把卡片投入相应的纸箱中。当居民投对了可获得奖励,居民投错了,大学生们及时提醒。
“以前对垃圾分类概念有些模糊,这个活动太有趣了,老朽大开眼界,一看就懂了。”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说。
这边是垃圾分类和低碳生活知识竞答,那边是大学生手把手指导居民如何变废为宝。看,一位男大学生将15个矿泉水瓶里外两层用透明胶捆绑在一起,把瓶底削掉,倒过来放置,每个水瓶刚好可以放一把折叠伞,一个“雨水收集器”就做好了。“下雨天可以放雨伞,雨水收集起来还能再利用,一举两得啊。”居民们赞不绝口。
如果嫌弃衣服旧千万不要扔掉,大学生姚青琳将一件旧衣服剪成条条块块,经过组合,并张贴在A4纸张上,一副“椰岛风情”让居民很是羡慕。
三个易拉罐经大学生剪裁、折叠,三两下搬弄之后,精致的两凳一桌“易拉桌椅”便大功告成。大学生们还制作了“万年日历”、“梅花三弄”、“布艺台灯”、“韩式花艺”、“巧手纸中盒”等,这些艺术品都是大学生们信手拈来的佳作,而材料都来自居民日常随手丢弃的垃圾,居民们看后称赞不已,随后动手学。
广场社区负责人说,大学生门将自己所学知识、技能转化成成果,生动地向社区居民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居民们受益匪浅。同时居民通过学习、实践,并向社区分发“文明从脚下起步,创建自你我做起”500份倡议书,为省级文明县创建活动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