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早上7点,递铺中心农贸市场已是人来人往,人声鼎沸,二楼鲜肉区挤满了赶早买肉的市民。
“师傅,这肋条肉多少钱一斤啊?”
“13块,刚杀的,新鲜着呢!”
“这鸡蛋多少钱一斤?”
……
就这样,63岁的钱天富开始了一天的采价工作,辗转于各个摊位,一面仔细查看商品,一边和摊贩攀谈,报出价格和摊贩核对。
“采价工作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比如你得分辨菜的质量好坏和品类,一般采集的是中上档的菜价。”说起采价工作,老钱头头是道,他说,最后采集的价格必须是成交价格,要多问之后取平均值,不然价格会有水份。
自我县实行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工作以来,每月逢5的日子,采价员就要到各个监测点去采集价格,这几天也是老钱的工作日。每到这几天,他就会早早的来到菜场,这已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习惯。老钱说,自己退休前在物价局工作,退休后做了两年多采价员,算是发挥余热。
“采价员收入不高,但很重要,一开始做也很难。”老钱告诉记者,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只问不买,摊贩经常不配合,甚至还会吵起来,不过为了价格监测拿到准确的数据,为了价格市场的稳定,都会忍一忍。现在老钱逛菜场的时候手里都会拿个塑料袋,扮作买菜的样子。
7点22分,一圈转下来,肉禽蛋类和鱼虾等水产品价格已经问的差不多了,老钱便拿出一张表格开始填写。随后,又到楼下开始采集蔬菜价格。
“猪肉、活鸭、草鱼价格稍微有点涨,其他基本是比较平稳的。主要是因为最近天气比较好,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
7点45分,中心农贸市场的价格采集完毕,记者又跟随老钱来到凤凰山农贸市场。
8点24分,两个采集点,22种商品价格全部采集完毕。
记者从老钱手里的表格看到,大白菜、青菜、萝卜每斤的平均价格分别为1.10元、2.00元、2.00元,跟上次采价相比有所下降;黄瓜、茄子、青椒每斤的平均价格分别为3.75元、4.25元、3.50元,比上次采价略微涨价。
此时,老钱也该回家吃早饭了。“吃早饭前要先把价格报上去,不能耽误了网上价格公告的时效性。”
每年春节前,都是价格监测的关键时候。老钱说,如果各个采集点出现较大的异常波动,政府相关部门就要通过组织货源、设置平价摊位等调控措施,以确保各类商品充裕、价格运行平稳。 (见习记者 崔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