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11日,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发建设实施意见》,吹响了举全县之力建设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号角。
蓝图从何而来?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不断的提炼经济发展的兴奋点——安吉也不例外。回顾我县近1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无一不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刺激的结果。
2011年6月,浙江省发改委明确将省际边界区块纳入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提出“建立联系点、批设开发区、建设集聚区”三步走的要求。从这一天开始,敏锐的安吉人就盯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从邀请省市领导来我县实地调研到2011年10月建设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列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再到今年5月29日天子湖镇、梅溪镇挂牌。
——除开发区之外,新的经济增长支撑在哪里?无疑是纳入省际承接转移示范区框架内的天子湖区块和梅溪临港工业区。
良朋、高禹同处安吉北部区域,共处省际边界,成立天子湖镇既是借助“省际产业示范区”的东风,建设发展大平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战略,也是抓住小城镇综合改革的机遇,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举措。新镇的成立使天子湖园区从统一规划、分头实施、各自为线走向一张图、一盘棋、一股劲的发展格局。
梅溪、昆铜地处安吉东部区域,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相连、物业相通,是安吉的“东大门”,肩负着展示窗口形象,加快“东大门”崛起的重大历史使命。合并成立新梅溪镇是县委、县政府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区域竞争发展的新格局,在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形势所需,大势所趋。
换而言之,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是为了更有利于争取上级资源,加快建设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需要,也是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要求。
那么,安吉凭着什么优势能瞭望未来?
天子湖和梅溪是连接长三角南北两翼和东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具有两省三县的独特门户区位。
其一为临界、临路、临铁、临港的交通优势。该区块汇集申苏浙皖、杭长及规划建设的申嘉湖安3条高速公路和04、11省道;已列入规划的商合杭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并在高禹设站;区域内还有黄金水道西苕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得物流半径缩短,企业综合成本随之降低。
其二是具有较丰富的土地及劳动力资源优势。天子湖镇和梅溪镇辖区土地资源优势明显,占用耕地少,拥有39平方公里低丘缓坡面积。经过行政区划调整后,天子湖人口规模约25万,梅溪人口达到7万,劳动力资源丰富,将为示范区入园企业提供劳动力资源保障。
其三是产业集聚度高,可塑性强。天子湖园区发展较为成熟,入园企业78家,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55.6亿元,初步形成新型纺织、机械配件制造、精密铸造等产业格局。临港经济区开发全面启动,现有企业38家,销售收入15.5亿元,引进中策橡胶、中法新材料等一批大企业,涵盖五金、机械、建材、轻纺、医药等多种产业类型。
蓝图如何绘就?
乘风破浪济沧海。这片广袤的投资热土携巨大的政策优势,其未来将是怎样的一幅宏伟蓝图?
“示范核心区、省际小城市、经济新高地、重要增长极”这是今后五年天子湖区块发展的总体定位。县发经委副主任应秋平表示。
何为示范?即天子湖镇作为示范核心区,将充分体现示范效应和示范作用,具体体现在高标准的承接产业、高层次的园区合作、高水平的引进项目等。
省际边界湖滨小城市,是天子湖这座浙皖合作门户、沪杭休闲新城的形象定位。县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中的天子湖新城将呈现“双心互动、绿核环绕、两带四轴、十字结构”的空间结构,具有长三角产业西拓重要节点、浙皖两省合作发展门户城市、长三角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创意产业量产基地、杭州都市圈生态宜居示范新城等功能。
放眼整幅蓝图,轨迹清晰。对内,将形成天子湖现代工业园区、天子湖休闲度假区、天子湖现代商贸区和梅溪临港综合物流区四大区块。对外,天子湖、临港和长兴泗安三大产业集聚板块将一起构成100平方公里左右的跨区域特色新兴产业集聚区。通过若干年努力,长三角区域性特色新兴产业示范区、浙苏皖边界地区现代产业发展高地将拔地而起。
蓝图如何添彩?
安吉是如何抓住并转化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这一绝佳的历史机遇?
为了打造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从年初开始,我县就筹划天子湖区块、梅溪临港经济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搭建新的行政平台加速示范区建设,5月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完毕。两个新乡镇的成立,集中了内部资源,强化了竞争优势,成为县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面对区域竞争,我们可以‘一个行政主体’对接联系,思路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发挥资源最大效益,以强强联合的经济总量增强产业支撑,提高在示范区建设、区域竞争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天子湖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快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发建设实施意见》,更是从平台融资、土地指标、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扶持。
县财政设立1亿元专项周转金,支持示范区过渡期间的信贷融资周转以及土地报批费和指标预缴费的周转。自今年起,县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天子湖、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基础建设。同时,我县将从土地出让、税收优惠政策、“大好高”项目土地指标等对示范区予以倾斜……
“面对长三角地区激烈的区域经济的竞争,不进则退。该政策体现的是我们在举全县之力加速推进示范区建设步伐,使之早日成为我县工业经济的新增长极。”县发经委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从专项扶持政策的广度和力度都可以看出来。
实现美好蓝图,我们如何作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发展的决定》全面实施前夕。为了保证该项目的顺利推进,浙江省曾在舟山召开过名为“创优发展环境、服务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座谈会,提出将省级32个部门整理出的400余项审批事项下放给舟山市,下放的数量超过了省级部门审批事项的40%。
宏伟蓝图已绘就,是希望,更是压力。对新成立的天子湖镇和梅溪镇来说,示范区建设任重而道远,除去一纸扶持政策可能带来的“真金白银”,也许还需要更多。
一直以来,我们引以骄傲的“安吉服务”是不是还能更进一步呢?能否探究、建立或进一步深化部门服务,优化服务环境?
有调研文章认为,在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安吉服务”可以有更大作为。可以探索建立“1+X”长效支持机制,即县委、县政府出台一个实施意见,举全县之力支持示范区建设;县级机关各部门分别制定扶持政策,抓落实办跟踪督查,纳入年度考核。推行“8+1”组团服务机制,即发经委、财政局、商务局、金融办、国土局、环保局、规划局、住建局8个部门,挂钩联系示范区内的天子湖镇和梅溪镇,领导小组召集,每月定期会商、按时会诊;八部门选派骨干、进驻园区,集中办公、就地解决,全程代办、全面帮办。金融办牵头,帮助该区块包装融资项目,对接股份制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或经营网点,引进私募基金、集合信托等金融产品,调动县内金融机构增加信贷规模……
同时,是否可以探讨一种新型的服务链?如理顺公安、城管、国土、环保、工商等条块管理关系,派驻机构接受两镇监督,主要负责人任免征求两镇党委、政府意见。
机遇抓不住,就会擦肩而过。抓住机遇迟迟不动,还是会丧失先发优势。创建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本身就是一个探索和创新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需举全县之力共同推进的一项系统工程。可以预想,未来的发展道路定会充满荆棘,但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蓄势待发的安吉东北部地区将迎来新一轮腾飞,富裕安吉的未来将在这里续写,安吉未来发展的辉煌将在这里铸就。 (记者 胡国稳 丁峰 见习记者 金胜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