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广场 新闻动态 详细

外资掌控中国大豆市场导致食用油价格集体上涨

2009-12-151514人阅读

外资掌控中国大豆市场导致食用油价格集体上涨

临近年底,食用油再次掀起了一轮涨价潮,油是排名第二的生活必需品,食用油价格一下集体上涨,让不少老百姓着急了。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我们,尽管由于天气原因,今年国内大豆出现大幅度减产,豆油涨价在他的预料之中,但是他认为部分企业涨价6%——15%,理由并不充分。

  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告诉我们,对进口大豆的高依赖,导致中国在大豆的定价方面早已经失去了发言资格,目前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分别是ADM,邦吉、嘉吉,以及路易达孚,在业内被称作四大粮商。

  成本推动豆油涨价:一个真实的谎言

  (执行主编:庄严记者:庄严姜龙飞摄像:毛云李沈焱李培樊金峰)

  临近年底,食用油再次掀起了一轮涨价潮。鲁花、金龙鱼、福临门等几大品牌近期几乎同时宣布上调大豆油、调和油、菜籽油等品种的价格,涨幅在10%上下。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柴火没人烧了,油就成了排名第二的生活必需品。食用油价格这一下集体上涨,也让不少老百姓着急了。

  生活必需品——油,集体上涨,百姓着急。

  消费者:“我听说不是要涨价吗?到这儿来一看,涨完了。”

  在北京市一家超市,记者遇到了两位来买食用油的老人。他们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了食用油要涨价的消息,原本想趁涨价前买一些,没想到却扑了个空。超市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在月初就已经接到了几家油脂企业的涨价通知。

  超市工作人员:“前一段时间是79块9。”

  记者:“现在是89块8,涨了正好10块钱。食用油我们是从11月底开始,鲁花的花生油有10%左右的上调。”

  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后发现,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各类食用油已经开始提价或者取消了赠品。在金龙鱼、福临门、鲁花最早掀起涨价潮后,豆维家、元宝等品牌也已经全部跟进。

  消费者:“收入低,一下涨那么多,接受不了。”

  记者:“您一个月收入多少钱?”

  消费者:“两千多块钱,我们工资来说是不往上涨的,这往上涨了,吃往上涨了,一个月的开销就涨10%,我们的生活就有很大压力,包括住房现在也上来了,房子也涨,吃得,油再问上涨的话,反正就是压力太大了。”

  在北京市新发地和锦绣大地粮油市场,批发商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市场上一度出现了油荒。

  批发商:“油厂没豆子,都断货了。”

  记者:“这什么时候的事?”

  批发商:“才一个月。”

  记者了解到,这段时间各种油食用油平均涨幅超过了1%,其中大豆油涨幅最大。金龙鱼期下的大豆油品牌涨幅在6——6.5%之间,福临门大豆油系列涨幅在10——15%之间。而这两各品牌占到了国内大豆小包装食用油至少60%以上的份额。

  批发商:“绿宝、会福、金龙鱼这个都涨了,涨钱就一个礼拜,一天一个价。”

  记者:“你生意受不受影响?”

  批发商:“肯定受影响,原来这油卖35,一下涨到进也40,底下的老百姓不接受,怎么涨这么多。”

  12月11日,记者赶到了哈尔滨市的一家超市,在这里记者了解到,前一段超市中的小包装食用油出现了断货的现象,近几天情况有所好转,记者在超市还是见到了仍然有部分品牌的产品,在没有摆上货架之前,就有顾客上前抢购。而各个品牌5升包装的大豆油价格涨幅都超过了。

  食用油价格集体上涨,市场上一片猜疑

  食用油价格集体上涨,引来了市场上一片猜疑。而生产商支持涨价最主要的理由,就是进口大豆主产区南美今年遭遇到了旱灾,国际大豆交易量跌价升,明年交货的大豆期货价格从7月份以来已经上涨了近20%,带动了国内大豆价格上涨。

  我们每年消费的食用油中,大豆油和以大豆为主原料的调和油占消费总量的四成以上,菜籽油、花生油定价都要看大豆油的脸色。如今大豆变脸了,油价也就跟着变。

  临近年底,食用油再次掀起了一轮涨价潮,油是排名第二的生活必需品,食用油价格一下集体上涨,让不少老百姓着急了。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我们,尽管由于天气原因,今年国内大豆出现大幅度减产,豆油涨价在他的预料之中,但是他认为部分企业涨价6%——15%,理由并不充分。

  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告诉我们,对进口大豆的高依赖,导致中国在大豆的定价方面早已经失去了发言资格,目前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分别是ADM,邦吉、嘉吉,以及路易达孚,在业内被称作四大粮商。

  成本推动豆油涨价:一个真实的谎言

  (执行主编:庄严记者:庄严姜龙飞摄像:毛云李沈焱李培樊金峰)

  临近年底,食用油再次掀起了一轮涨价潮。鲁花、金龙鱼、福临门等几大品牌近期几乎同时宣布上调大豆油、调和油、菜籽油等品种的价格,涨幅在10%上下。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柴火没人烧了,油就成了排名第二的生活必需品。食用油价格这一下集体上涨,也让不少老百姓着急了。

  生活必需品——油,集体上涨,百姓着急。

  消费者:“我听说不是要涨价吗?到这儿来一看,涨完了。”

  在北京市一家超市,记者遇到了两位来买食用油的老人。他们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了食用油要涨价的消息,原本想趁涨价前买一些,没想到却扑了个空。超市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在月初就已经接到了几家油脂企业的涨价通知。

  超市工作人员:“前一段时间是79块9。”

  记者:“现在是89块8,涨了正好10块钱。食用油我们是从11月底开始,鲁花的花生油有10%左右的上调。”

  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后发现,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各类食用油已经开始提价或者取消了赠品。在金龙鱼、福临门、鲁花最早掀起涨价潮后,豆维家、元宝等品牌也已经全部跟进。

  消费者:“收入低,一下涨那么多,接受不了。”

  记者:“您一个月收入多少钱?”

  消费者:“两千多块钱,我们工资来说是不往上涨的,这往上涨了,吃往上涨了,一个月的开销就涨10%,我们的生活就有很大压力,包括住房现在也上来了,房子也涨,吃得,油再问上涨的话,反正就是压力太大了。”

  在北京市新发地和锦绣大地粮油市场,批发商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市场上一度出现了油荒。

  批发商:“油厂没豆子,都断货了。”

  记者:“这什么时候的事?”

  批发商:“才一个月。”

  记者了解到,这段时间各种油食用油平均涨幅超过了1%,其中大豆油涨幅最大。金龙鱼期下的大豆油品牌涨幅在6——6.5%之间,福临门大豆油系列涨幅在10——15%之间。而这两各品牌占到了国内大豆小包装食用油至少60%以上的份额。

  批发商:“绿宝、会福、金龙鱼这个都涨了,涨钱就一个礼拜,一天一个价。”

  记者:“你生意受不受影响?”

  批发商:“肯定受影响,原来这油卖35,一下涨到进也40,底下的老百姓不接受,怎么涨这么多。”

  12月11日,记者赶到了哈尔滨市的一家超市,在这里记者了解到,前一段超市中的小包装食用油出现了断货的现象,近几天情况有所好转,记者在超市还是见到了仍然有部分品牌的产品,在没有摆上货架之前,就有顾客上前抢购。而各个品牌5升包装的大豆油价格涨幅都超过了。

  食用油价格集体上涨,市场上一片猜疑

  食用油价格集体上涨,引来了市场上一片猜疑。而生产商支持涨价最主要的理由,就是进口大豆主产区南美今年遭遇到了旱灾,国际大豆交易量跌价升,明年交货的大豆期货价格从7月份以来已经上涨了近20%,带动了国内大豆价格上涨。

  我们每年消费的食用油中,大豆油和以大豆为主原料的调和油占消费总量的四成以上,菜籽油、花生油定价都要看大豆油的脸色。如今大豆变脸了,油价也就跟着变。

  我们是否有平抑油价的手段?

  前面我们在黑龙江的调查发现,推动这轮食用油价格上涨的并不是成本上升,而是一些企业人为操纵的结果。它们只不过是拿成本上升做幌子,获取更大的利润。这正是国内大豆市场被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后造成的结果。几大国际粮油巨头早年间借着低价大豆,在国内攻城掠地,掌握了大部分市场资源。它们是怎么实现这一步步计划?我们有没有平抑油价的手段?来听听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和社科院经济专家李国祥的观点。

  涨副是否合理?采访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和社科院经济专家李国祥。

  社科院经济专家李国祥:“价格上涨应该是缺乏支撑的。”

  李国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他告诉我们,尽管由于天气原因,今年国内大豆出现大幅度减产,豆油涨价在他的预料之中,但是他认为部分企业涨价6%——15%,理由并不充分。

  李国祥:“大豆油价格该不该涨,我们应看整个世界的大豆,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估计,今年我们世界的大豆供给增长是16%,是大幅度增长。”

  记者注意到,据总部设在德国汉堡的行业期刊【油世界】发布的报告预计,2008/2009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332亿吨,低于早先预测的2.344亿吨,但仍高于上年的大豆实际产量2.22亿吨。

  记者:“听起来很奇怪,为什么全世界的大豆产量在提高,但是中国的大豆油价格却涨了?”

  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国内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很高,60%都要依靠进口。”

  周冠华,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他告诉我们,对进口大豆的高依赖,导致中国在大豆的定价方面早已经失去了发言资格。目前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分别是ADM,邦吉、嘉吉,以及路易达孚,在业内被称作四大粮商。

  周冠华:“国际大量上,从南美,或者从美国,他们是一个大产业链,从生产到收购到港口运输,一直到中国的定价的话语权也以他们为主。”

  四大粮商进军中国市场后,迅速发展壮大。ADM公司与新加坡丰益集团共同投资组建了益海嘉里集团,在国内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经高达38家,还参股了鲁花等国内着名的粮油加工企业,堪称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目前,国内70%以上的榨油企业被跨国粮商或控股或参股,已经形成了4大粮商控股或参股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主要品牌的局面。记者注意到,此次尽管食用油全面提价,但是,涨价幅度较高也是最早开始涨价的金龙鱼等品种,正是四大粮商旗下或者是控股的品牌。

  周冠华:“整个食用油比十一月末长了1.3,1.2和1.3,金龙油上调了6-6.5,福临门上涨了20——15,这是小包装。”

  记者:“为什么这几个品种比别的油品涨价大?”

  周冠华:“像金龙鱼福临门他们占市场份额是比较大的,小包装市场应该占到60%左右,他们占的份额确实非产高,谁掌握着油料资源,谁就掌握定价权。”

  食用油涨价,生产企业给出的理由是原料成本推动。李国祥分析,本面上看,原料涨价,确实导致加工环节利润减少,但从跨国粮商的经营模式来看,它们控制着从生产到加工的全部环节,加工环节减少的利润,其实早在流通环节就已经落入跨国粮商的口袋。实际上,跨国粮商进行全球粮食产业链整合,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微薄的加工利润,而是看中了大豆贸易中更可观的收益。

  李国祥:“每一轮价格大幅度上涨,最大的获益者是经营商,榨油这一块应该来说它的利润不会很高,主要是贸易这一块,那是属于超额利润,一般的利润10%就不错了,那他们又能到30%,40%,50% ,那就很可观了。”

  周冠华:“是不是暴利不好去评价,但是利润一定很丰厚,赔本的生意他们不会做。”

  随着跨国资本对国内市场的掌控,国储粮在食用油领域的调控能力日显苍白,2007年,在跨国粮商的操控下,国内食用油价格猛涨,中储粮抛出20万吨食用油平抑油价,市场上却波澜不起,随后的调查显示,70%的食用油都进入了一家跨国粮商的仓库。

  记者:“为什么以往的调控效果不理想?”

  周冠华:“国家要掌握一定量的储备,在必要的时候调控的时候,就有物质基础。前些年,我们手中的资源确实很少。”

  记者:“这一次调控,作为粮食主管部门,您有压力吗?”

  周冠华:“我们已经做好了随时竞价销售大豆,油菜籽包括菜籽油的这种准备。能保证试产供应,稳定市场价格,这个我们很有信心。”

  半小时观察:

  在全球大豆增产的年份里,我们却要吃着越来越贵的食用油,这样的反常足以给我们敲响警钟,在一个市场里失去核心竞争力,丧失话语权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类似这样的尴尬景象,近些年我们看到还有不少。明明我们是国际铁矿石市场最大的买家,但即使在全球经济陷入危机、钢铁业衰退的时候,我们在矿石价格谈判中仍然处处被动,受制于人,无力撼动几家矿业巨头的垄断地位。明明我们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和生产大国,但却没有一家真正全球化的国产汽车品牌,绝大部分份额还是被几家国际汽车巨头瓜分,中国的消费者只能花着比国际上高得多的价格买车,以支付国际巨头的技术转让费。这些反常说明,我们这个经济大国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强大,当我们习惯了杀价竞争的时候,也应该多想想怎么才能把涨价竞争也变成擅长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