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广场 新闻动态 详细

安吉县城地名总体规划方案意见征询

2011-12-29775人阅读

 

  一、安吉县城地名总体规划简介

  1、规划编制的目的

  为传承和展示安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加强地名管理,保护和弘扬地名文化,提高地名命名、更名和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标准化水平,适应安吉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地名更好地为安吉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根据国家、省、市、县有关法规、规章和《安吉县中部分区规划(2010-2020)》、《安吉县综合交通规划》,结合安吉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2、规划范围与期限

  本规划范围涉及安吉县城递铺镇中心城区,即由11省道北移线、杭长高速、绕城东线、绕城南线、梅灵路所围的范围。对象为现状已建未命名的及规划的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桥梁。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

  3、规划的原则

  本次规划本着实用性、继承性和稳定性、与城市规划同步、整体性、系列性和层次性等一系列原则,通过对道路名称的规范化、层次化、系列化建设,旨在形成简洁明了、易记好找、能凸显地方特色并保护、传承和延续地方历史、文化的城市地名体系。

  4、道路桥梁命名现状梳理

  本次规划对安吉县城道路桥梁命名现状进行了梳理。根据实地调研,结合中部分区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共梳理主、次干道及支路218条,其中已命名道路52条,未命名道路166条。规划区内大小桥梁57座,其中已有桥名22座,未命名35座。

  5、地名资源普查与评级

  本次规划前期,对全县的地名资源进行了一次普查,把全县所有地名资源用九个类别加以归纳:第一类指安吉县的名片,包括中国竹乡、中国美丽乡村、国家生态县等说到安吉就能想到的名称;第二类是安吉县的历史地名资源,也就是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县名、乡名及里名,如广苕、鄣南、故鄣等;第三类是安吉县名人、文化资源,有安吉县从古至今的知名度较大的人名,包括历史文化、名人诗词、孝文化、军事邮驿文化等在内的传统文化,及竹文化、茶文化和山水文化,深入挖掘其内涵,挑选出较为雅致好记的名称,作为地名采词的来源;第四类是安吉县的景观资源,除了现有的大竹海、天下银坑、藏龙百瀑等知名景点外,还包括鄣南八咏、村居十景、原乡竹枝词以及历代诗人咏安吉等诗词中描绘的历史景观;第五类是山水资源,安吉县山水资源丰富,县城整体呈现出六经六脉的山水格局,包括营盘山、天山坞、凤凰山、龙山、灵峰山、石虎山以及西苕溪、西港、浒溪、递铺港、石马港、铜山港,另外,县域范围内还拥有众多的知名山脉、水系和大中小水库;第六类是曾用名和小地名;第七类是县域范围内的文物古迹,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县级文保单位,截止到2010年,共有70处;第八类是产业,包括椅业、竹产业、白茶等支柱产业,还有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符合安吉现在发展趋势的新兴产业;第九类为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性服务设施、生活性服务设施及交通服务设施。

  然后对地名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梳理,以县城为中心,按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大致分为东、南、西、北四个片区。最后针对前面普查的所有地名资源进行评级,本次地名资源评级共分为3个大级别,9个小级别,不同级别的资源对应不同等级的道路,为以后道路取名以及地名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6、地名规划主题

  安吉县的文化底蕴十分浓厚,是浙江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曾经是浙江郡治所在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著名的孝文化、军事邮驿文化,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竹文化、茶文化等,近年来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又衍生出生态文化、黄浦江源山水文化等,“文化”已成为安吉县旅游的热点。而“美丽乡村,优雅竹城”是安吉县城市发展总体目标,优雅竹城重在一个“雅”字,“雅”除了代表自然环境的清雅优美以外,更是一种文化气质的表达。山水名城、休闲名城赋予安吉优美、闲适的城市格局和特征,而安吉竹的高雅、茶的清雅、昌硕书画的文雅更使得整个城市具有一种极致大雅的气质。因此,本次地名规划主题定为“文化安吉,优雅竹城”。

  7、道路命名思路

  本次规划道路整体遵循东西向以历史、名人等人文资源命名、南北向以山水等自然资源命名的规律。为体现道路体系的层次性,本次规划按道路等级分层级进行。通过对整个县域范围内的地名资源进行普查与评级,选择合适的级别地名资源用于不同等级的道路上。对于新建主干道命名采词应反映安吉的城市名片或历史、地方文化特征;次干道的命名体现市区六经六脉山水格局,延续山水及文化内涵,体现优雅竹城的主题,且遵循已有的南北向道路以自然资源、东西以人文资源来命名的规律;支路的服务范围较小,为增强道路的指向性,可依据当地的村落或小地名来命名,为加强历史记忆、体现安吉深厚的文化积淀,可以适当的以当地历史曾有的地名作为道路名称,本次支路的命名综合以上两种办法,或以村落小地名、历史地名、或以其他文化主题进行创意命名,以体现文化安吉、优雅竹城的主题。

  8、桥梁命名思路

  桥梁的命名主要延续古地名。地名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安吉丰富的山水资源孕育了它极具特色的地名。对其进行梳理,发现安吉境内称“渡”、“桥”的地名广布,如洪渚渡、万华渡、梅园渡、石基渡、紫溪渡、高丰渡、赤虹桥、梅树桥、梅康桥、梅园桥、蛮石桥、高桥头、吉庆桥等,说明这些地方原来就有联系两岸的作用,本次规划在挖掘、整理古旧地名的基础上,以桥名方式实现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另外,本次规划还对住宅区、商用楼宇、隧道等的命名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和要求,对地名标志体系、地名文化的保护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并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道路桥梁的具体命名方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