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广场 新闻动态 详细

天荒坪五个村支书组团取经“洋家乐”

2011-11-25664人阅读

 

  ■本报讯(记者 陈丽君)    

  

  旧碗柜被设计成时尚书柜,碎石被堆砌成原生态火炉,旧马槽被改造成双人洗手盆……看着一些不起眼的“废物”如今统统成为吸引游客眼球的“珠宝”,天荒坪镇大溪、余村、银坑、山河、横路等五个意欲大做休闲旅游文章的村书记一并“傻”了眼,异口同声道,“想不到,真是想不到。”

  昨天,天荒坪镇组织大溪、余村等五个村赴德清三九坞、筏头乡的“洋家乐”取经。德清的一些特色原生态农家小餐馆最初都是外国人开办的,后来发展到30多家,统称“洋家乐”。近年来,“洋家乐”生意异常火爆。出发时,领队、常务副镇长罗福娣就给大家说明初衷,“我们来的目的不是做‘搬运工’,而是学别人差异化的发展思路,个性化的创意手法。”

  在现场参观了不到两个小时,五个村支书就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设计个性但保留‘乡村味’,这是余村村对新发展的农家乐提出的思路,想不到人家早已成熟运作了。”余村村党支部书记刘广溪说,“不过余村的老银杏树、老寺庙是别人没有的,我们要思考在传统文化融入农家乐方面做点文章。”

  “老屋拆下来的木头被锯开做成了长条桌,一段段的老木头拼装成客房的房门,大树墩成了圆桌,常见的土罐成了烟灰缸。洗脸池、淋浴房都用石头做成,垃圾桶用竹子编织而成。”一边参观,银坑村党支部书记邵水良一边就嘀咕开了,“他们这是围绕环保主题,进行自然和现代感的融合,表达原生态理念。我们银坑有大片竹海、有生态影视文化馆,现代和自然的元素都具备,回去之后,要好好谋划谋划。”

  “学习别人只为开阔眼界发展自己,模式是死的,理念才是活的,发展休闲产业关键是改变观念,勇于创新。”边走边看,大溪村党支部书记翁廷秀说,大溪是浙江省最早发展农家乐的村庄之一,当初喝到了头口水,但回过头来看,还是错失了很多发展的良机,回去之后,要谋划大溪农家乐产业再度崛起。“天荒坪要建设风情小镇、要发展休闲旅游业,农家乐必须率先转型升级。”他颇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