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广场 新闻动态 详细

湖州市第三届“道德模范肥贝屡┟瘛逼姥〗蚁? 14位安吉人榜上有名

2011-11-141228人阅读

 

  编者按:

  湖州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时代新农民”评选表彰业已结束,安吉县在5个类别50名获奖者中取得14席的佳绩。为进一步加大对获奖者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示他们的良好形象,大力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本报记者深入采访,今天,对这14位获奖者进行集中报道。

  农村致富带头人

  □丁礼荣

  丁礼荣是孝丰镇下汤村花卉苗木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几年前,他开始从事苗木行业,生意逐渐做大。

  丁礼荣首先想到的是同村的乡亲百姓,“有钱大家赚,要帮助大家一起富”。于是,他就和妻子一起利用串门的机会,宣传种植花卉苗木致富的信息,鼓励大家都发展花卉苗木。没有资金的他帮忙想办法,没有市场的他帮助拓展市场。下汤村从事花卉苗木产业的农民逐渐增多。

  局面打开了,各种问题也迎面而来。丁礼荣自己刻苦学习花卉苗木栽培技术,又从萧山等地请师傅给村民传授知识,不断帮助村民推销。在他引导和言传身教带动下,下汤村全村从事花卉苗木种植农户大道64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5%,销售苗木产值100万元户上的龙头营销大户已达到26户。

  □方忠华

  方忠华现任溪龙乡后河村支部书记、浙江华祥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

  为引导村民进行多种经营,1998年他带头进行白茶和苗木种植,又积极向村民宣讲发展效益农业的好处,把自己多年来种植经验传授给他们,将市场信息与大家分享,为村民解决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

  2009年他带领村班子成员引进盛煌生态农业公司,建成了千亩生态甲鱼基地,既解决了低洼低产田的抛荒现象,又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2009年通过与阿祥集团合作,他创办了浙江华祥皮革有限公司,解决了后河村及本乡周边地区100余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2010年后河村人均收入达到14298元。

  □傅绪发

  傅绪发是报福镇石岭村一名朴实普通的农民。2002年他开办申源山庄,将自家的几间多余屋子简单装修招待客人。

  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傅绪发对自家的硬件设施更新换代,并动员其他农家乐业主参与优质服务培训班,从各个方面对农家乐整体提升。

  他总是义务帮助其他农家乐排解矛盾,在他的影响下,石岭农家乐一个个都热情好客,服务周到。

  为了缩小农家乐淡旺季的差距,他与工作站的同事一起找到景区老板谈合作、走访发展愿望强烈的农家乐,邀请广告公司设计制作宣传折页、建设网站主页,进行网络营销、邀请媒体记者宣传报道,多次组织农家乐业主到外面去开眼界、主动到大城市营销推广,与上海车队签订了直通车协议,开通了石岭到上海的直通车,为淡季的石岭农家乐争得了大量游客。

  科技兴农领路人

  □马林喜

  马林喜,现安吉县残疾人种养业协会会长。他出生于1961年,6岁时的一场意外,而成了一名残疾人。

  1983年,马林喜在孝丰镇新村村开始从事养鸡业。1997年,马林喜筹资19万元,创立康山肉鸡养殖场,生意越来越好,一些养鸡小户和没有市场销路的散养户纷纷向其靠拢,要求合作和帮助。

  2004年3月,马林喜创建了安吉县皈山家禽养殖合作社,还安排5名残疾人在自己的的养鸡场就业,他们学到了养鸡技术,每年还有8000多元的收入。

  马林喜对残疾人一直照顾有加。去年,受到市场冲击,鸡的销路不好,可是马林喜去却照样以每斤3.4元的价格收购残疾人养的鸡,然后以1.9元的低价卖出,虽然自己遭受巨大亏损,但保障了残疾人的利益。

  □杜培生

  今年59岁的杜培生是孝丰镇赋石村竹笋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也是赋石村村主任及党总支委员,同时他的另一个响当当的身份是村里“党员创业中心户”。 他不仅责任心强,发展眼光远大,更是一个想办事、会办事、办好事的基层好干部,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创业工程师”。

  2007年3月,杜培生参与发起组建了赋石竹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向社员和农户推广先进技术,组织技术培训、拓展经营市场。

  2005年,他抓住政策优惠的机遇,在全村修建林道,使村里每担毛竹利润比原来增加了3.5至4元。

  杜培生遇到村民有想发展的念头他总是热心地指导、帮助。有的村民要创业要信贷,他就积极支持帮助;有的村民有问题请教,他总是热情地上门服务、参谋,提建议,帮着解决……

  □沈长明

  1989年9月,沈长明走马上任,成为上墅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20年。

  前几年的一项调查发现,上墅村土地富含硒元素,他马上开始动员全村开发富硒农产品。

  他不断地向群众宣传土地流转新政策和土地流转模式的运作、管理、经营、分配机制,白天在村里上班,晚上就一家一户的跑农家,有农户不理解政策、听不懂政策以为他要赚农户的钱,他就不厌其烦多次上门多次讲解。

  2008年他牵头建立了安吉县硒谷水稻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富硒米等富硒农产品的种植。2010年产值达1000万元,实现入会农户年增收10000元以上。

  富硒农产品让一部分农户收入增加后,他又成立了安吉金手指果蔬专业合作社,带领200余户村民走高效农产品创业的道路,推动了全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群众文化热心人

  □陈宏贵

  良朋镇迂迢村是陈宏贵的家乡,在乡亲们眼里,他是优秀的农民书画家、忠实的昌硕文化传承者、热心的群众文化传播者。

  陈宏贵出生于迂迢普通农民家庭,从小酷爱书画,还南下深圳学习油画三年,最终在书画上小有成就。

  赚了钱的他,开始想着回报家乡:在美丽乡村创建中,他带领妻子到各镇村绘制墙面画、宣传画等;从2005年至今,为弘扬和传承昌硕文化,每年义务举办一届暑期书画培训;从08年至今担任昌硕小学课外辅导员;结合省“春泥计划”,多次免费为贫困孩子、民工子弟上书画课……

  □陈祥和

  虽然已经从教师岗位上退休了,但陈祥和依然把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村里的文化事业尤其热心。

  陈祥和喜爱藏书,他家早就建有“读书室”, 常年为村民免费提供各类报刊、杂志、图书,村民有空经常会到他家看书看报。

  2005年,石龙村党支部、村委会聘他为《石龙村志》主编,他一口答应。由于现有资料奇缺,工作中困难接踵而来,他耐心和其他编委同仁一起想方设法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为编好村志,5年来,不知化去多少个日夜,不知放弃多少休息时间,终于在2010年3月正式出版,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

  除了写作,他还爱好书法。石龙村附近有几个山村造凉亭,搭拱门,都慕名找他写楹联。石岩一览亭、竹林寺旁的亭子,都有他的笔迹。对于村里的请求他也总是有求必应。

  □郎为武

  郎为武是章村镇郎村村党支部书记。郎村村在他的带领下,深入挖掘畲族文化,在创建美丽乡村和村庄经营的过程中,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点的成功打造。

  2008年,郎村村成功创建安吉县美丽乡村首批精品村。2010年,通过郎为武和村班子一年多的努力,“牛牯坳民俗园区”日渐丰满,建立了“畲村文化展馆”,成功开发了“畲家放排”、“畲族婚嫁表演”、“畲族木鼓舞”、“畲族祭祖活动”和“畲家斗牛”以及“畲族特色小吃”。

  2011年初,在绝大多数村为如何由“村庄建设”向“经营村庄”转型而一筹莫展之际,郎为武已带领郎村率先成立了安吉县第一家村级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如今,郎村已经成为了安吉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集参与性、游乐性为一体,是都市游客最热衷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文明新风倡导人

  □周重凯

  周重凯是原先昆铜乡张家山村党支部书记。2009年5月,他通过公推公选到昆铜乡路西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上任后,他就非常注重路西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村庄新风俗的建设。2010年,路西村开始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周重凯说,村庄建设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移风易俗,转变村民的陈旧观念。他带领村班子,在没有引起群众不满的情况下,填埋和迁移了露天茅坑,并妥善解决了村里因风俗而引起的各项矛盾。

  在周重凯的重视下,以“美丽家庭”创建为基础的农村新风尚建设轰轰烈烈的展开,有效带动了路西村农村新风的建设。

  说起周重凯,路西村的老百姓常常这样说,他不仅带领我们致富,更重要的是他带领我们向着新时代前进。

  □廖红艳

  杭河村是个偏远山村,交通闭塞。廖红艳就是这个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指导员。

  上任以来,她走遍了村里的每条小路和每个角落,除了配合上级计生部门做好有关宣传活动外,她还结合本村现状,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并对不同情况的对象细致入微的做好新婚、孕产、四项手术等跟踪随访工作。每逢妇女病普查,她除了走村串户的把通知单发放到育龄妇女手中,还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向其介绍检查的益处,增强她们对卫生保健、优生优育方面的意识。

  为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她对外出人员逐个登记造册,建立联系方式,与其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议等。15年来,在她耐心的宣传指导下,杭河村的计生工作持续十年无违法生育情况,群众计生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和谐家园守护人

  □袁飞青

  现为鄣吴镇玉华村党支部委员、综治调解员的袁飞青,4年来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员的作用,用春风化雨般的工作方法,用公平诚信的利剪,裁断一桩桩纠纷,使玉华村的人民调解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玉华村连续被授予 “平安村”,“无邪教村”等荣誉称号。

  任职期间,他反复琢磨认真学习研究,总结出一套有目共睹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他在调解过程中,严格按照人民调解原则处理大小纠纷,讲政策、讲法律、讲事实,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多汇报多请示,公平合理。他还坚持从2005年起推行在各村民组设置纠纷信息员,建立了信息员定期排查反馈、重大活动期间排查反馈和发现纠纷及时报告制度,确保了纠纷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调处,主动揽事上身,多年来普遍受到欢迎。

  □刘小宝

  刘小宝是长林垓村治保调解委员。自任职以来,他忠于职守,维护村庄稳定,促进家庭和睦,为全村经济发展做好坚实的保障。

  他高度重视这份工作,坚持出事有人管,不留空白区,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在刘小宝的建议下,长林垓村成立了平安、综治工作小组,实行党员干部、承包组长分片连区责任制,还设义务巡逻队、消防队,组织村民兵、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与。他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在节假日带头值班,带头巡逻;对矛盾及时商讨,群策群力共同寻找解决方法,不推诿拖延,防微杜渐。

  村民对他的忠于职守、兢兢业业都铭记于心,在每届的村委会选举中,无论村委和党委,刘小宝总能高票当选。

  □潘月红

  现年50岁的潘月红,现任报福镇景溪村卫生医疗服务站医生。因从小患小儿麻痹症造成右腿残疾,1976起她就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健康。

  景溪村共一千二百余人、四百余户人家,潘月红每天要接待上门就诊的病人,还要定期出诊。她每天利用早晚村民在家的时间出诊,跑遍全村,谁患过慢性病,谁对药物过敏,她心里一清二楚。遇到年老行动不便的,她总是上门服务,有时在半夜也要出诊,只要家属一声召唤,她都坚持随叫随到。

  在看病过程中,她视病人如同亲人,不怕苦、不畏脏,不惧累。三十年来,她为村公共事业默默地奉献,用辛劳换来了所在村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