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白茶祖”保护系列之三
一棵母树,孕育了10万亩的安吉白茶,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价值无法估量。
对于它的保护,有人提出要与产业、文化、旅游等行业相结合;有人提出要学习杭州人保护18棵龙井树的做法。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保护好“白茶祖”?保护难题出在哪里?又该如何破解难题?
保护——政府引导是关键
“白茶祖”被冻死一事也引起了当地政府及不少企业主的热切关注。
安吉天乐古韵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志祥认为,结合天荒坪镇政府风情小镇建设和大溪九龙街的文创园,打造一个九龙街白茶精品馆,集中展示我县一些白茶龙头企业的产品,来保护安吉白茶的原产地文化。
天荒坪镇党委书记徐伟表示,市场对白茶的了解并不详细,不能正确区分白茶的质量等级,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只是白茶产业,而是要通过白茶产业做透文化,如果不加以利用“白茶祖”的历史文化,将会严重影响安吉的白茶产业发展。
另外,也有茶企老板建议成立安吉白茶祖保护基金,由县政府、县白茶协会、白茶企业等多方筹集资金共同保护好“白茶祖”;也有人建议以“王”、“祖”为核心建立景点,先从免费景点开始做起,树立安吉“白茶祖”在全国的地位,以免导致其他地方抢先确认“白茶祖”。
县白茶协会秘书长、县农业局经作站站长赖建红表示,其实安吉人可以学习杭州人保护18棵龙井树一样来保护安吉“白茶祖”。
据了解,有关资料显示,根据当前西湖龙井的现状,杭州从茶树的生长环境、品种资源、炒制技艺等三方面做好18棵龙井树的“三保护工程”。
“不管是九龙街白茶精品馆的建造,还是将‘白茶祖’作为一个景点来打造,甚至于学习别人的经验,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政府出面引导,出台相关政策,才有可能将‘白茶祖’的‘母树’文章做实做透。”赖建红说。
难题——所有权如何转让
“没有母树,安吉白茶的原产地从何说起。”赖建红表示,现在江西、江苏等外地都有很多人在种植白茶,冒充安吉白茶的更是不少,如果我们自身不加以重视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保护‘白茶祖’迫在眉睫,其实几年前政府就提出要采取保护措施,但终究还是受到‘白茶祖’所有权未分出的阻碍。”据了解,目前,“白茶祖”的所有权仍然还在大溪村横坑坞村民小组,一旦提出由专门的机构进行保护,必定会牵扯到农户征地、拆迁等方面的利益问题,操作起来并不简单。
据悉,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县供销联社和县林业局曾出过一笔资金保护“白茶祖”,后因所有权问题而放弃。但是,在栽培技术指导方面,县农业局每年都会派专家对其日常管理进行维护,包括采摘、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另外,2003年10月份,县政府更是将“白茶祖”确定为县古树名木保护对象,保护提升至法律层面。
“但在省一级、甚至国家级的古树名木保护名单上,并没有我们的‘白茶祖’,”赖建红认为,破解“白茶祖”保护难题关键还在于转让它的所有权,然后由专人、专款、专门的机构进行统一管理,而这又极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引导,并制定落实相关的政策措施。 (记者 陈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