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尹江)
日前,县统计局公布今年前三季度我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54.02亿元,同比增长10.9%,比全市增幅高出0.1个百分点。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为15.86亿、79.08亿、59.08亿,其中,二产12.1%的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县一产总产值达到23.58亿元,比去年同期现价增长11.53%,增加值为15.86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农业以16.77亿元稳居产值首位。时值秋收,经济作物贡献率拉动较大:茶叶总产量4467吨,同期增收4.6%,产值11.02亿元,增长了6.4%;蔬菜播种面积9.98万亩,同期增长1.3%;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54亩,同期增长8.1%。
另据市场调查表明,因猪肉供应紧缺,前三季度猪肉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0.7%,禽类、鲜蛋价格也应势上调,涨幅分别为11.3%和 20.9%。致使牧业产值上升明显,产值达1.88亿元,同比增长23.96%。林业、渔业、副业产值分别为3.79亿、0.83亿元、0.32亿,分别增长13.74%、30.23%、 12.54%。
前三季度我县工业经济呈现稳健发展态势,总体效益良好。二产增加值为79.08亿元,同比增长12.1%,全市增速最快,比上半年增幅高出0.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48.06亿元,同比增长15.0%,较上半年增幅提高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在全市三县三区(含开发区)中,仅比增幅最高的吴兴区低0.5个百分点,位居第二。
按行业分析,化纤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竹木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四驱马车”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发展的绝对主力,分别实现产值17.94亿、11.25亿、30.76亿、7.33亿,同比增长130.9%、73.7%、35.1%和34.1%,对整个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高达44.9%,拉动产值增长12.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家具制造业和竹产业两大传统行业累计完成产值82.09亿元,同比增长17.8%,势头相对乏力。
数据表明,受房产行业调控的持续影响,三产增加值与上半年相比增幅有下滑,为59.08亿元,同比增长11.6%,比上半年增幅减少1.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0.8亿元、4.8亿元、8.5亿元、6.6亿元,同比增长12.0%、15.4%、13.9%和-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