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新政”救活竹博园
记者 吴妙丽
本报安吉10月11日电
“扩建工程马上可以开工了!”安吉竹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亮今天总算松了口气。为了这个项目,他足足筹划了三年。动不了,主要就是没钱。
由于多年未改造,早期无限风光的竹博园无论是游客接待处、停车场,还是厕所、购物环境等,都已显得陈旧甚至简陋。“我们早就想按照5A景区标准进行大改造,至少得投入1个亿。可是钱从哪儿来?”张宏亮苦笑,“都说我们守着金山银山,可是对于银行来说,这些随时在生长、在变化的‘绿色’是很难做抵押品的。”他告诉记者,公司由当地灵峰寺林场控股,主要以森林旅游为主业,同时兼营公益性质的科普基地,每年销售收入不到2000万元。
事情终于起了转机。在成功培育16家林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安吉县工商局今年又在全省率先推出林权出资公司登记试点项目。林权出资的范畴主要包括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林木使用权,是林农生活中最普遍的财产性权利之一,是一种非货币财产。林权出资公司登记,意味着林农可以把自己的林权转化成营运资本。
7月28日,全省首批6家以林权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公司在安吉注册成功,6家公司注册资本达2.17亿元,其中以林权作价出资的总额达1.488亿元,出资汇集林地1.9947万亩,再一次激活了林地“沉睡资本”。
竹博园也得以彻底盘活。“灵峰寺林场拥有国有林场3万亩,这次拿出2000多亩林地,与安吉龙山林场一起,作价成4000万元资金。我们利用这4000万元林权出资再加上2000万元现金作为注册资本,新成立了安吉林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规模壮大,融资能力增强,银行给我们的授信增加了1倍,达到3000万元。”
扩建后的竹博园,档次将全面提升,还将新建一个大温室,集中热带、亚热带竹种,集保护、观赏、旅游、购物、餐饮为一体。“我们还要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完成开发对安吉竹博园、灵峰胜境、黄浦江源头——龙王山、中国大竹海等主要林业景区的整体提档。”张宏亮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未来能做的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