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烹饪“百家宴”市民喜吃“流水席”
争抢美食。
■本报讯(记者 童思源 通讯员 周群毅)
“佛跳墙”的故事已经流传百年,没想到昨天上午,生态广场也上演了这一幕。从早上8点半至10点左右,生态广场上不时飘来阵阵香味,吸引了很多市民前往观看。当天,昌硕街道各社区在此上演了“百家宴”,社区居民比拼家庭私房菜。
夫妻搭档现场传授技艺
男的握锅柄,女的一手拿筷子,一手拿锅铲,不停地翻动着锅里的面条。“炒麦面很难的,容易糊、结块,也容易炒焦,我看你炒麦面没有这种情况出现,这是怎么回事?”一位在现场观看的市民问道。
“这就是技术,炒麦面之前先把麦面用滚水焯一下,再用冷水冲,等麦面凉了之后就可以炒了,这样不容易糊。”正在炒面的是上郎社区的徐忠芳、程锯清夫妇。徐忠芳介绍说,“炒面的时候,放点去掉豆子的豆芽,这样不会使麦面结块。豆芽玉色,麦面金黄色,色香味就全了。”
起锅后,该市民用筷子夹起一筷尝了尝,开心地说:“不错,味道真好,一点不粘,口感滑润。”
吃光了是最好的评判
昌硕街道18个社区,每个社区都派出自己的代表参加比赛。凤凰社区一位男士的刀工获得了市民交口称赞。“看这生姜丝切得真匀称,牛肉丝也粗细均匀。这老师傅的家人一定天天饱口福。”
“大姐,你的辣椒为什么斜着切?”天目社区的黄文雅笑着说:“斜着切,辣椒薄,成菱形,好看。”
记者发现,每次评委给一个社区一组菜肴打分数的时候,周围就吸引了不少拿筷子的食客。一旦分数打完,十几双筷子就伸向盘子,顷刻间一盘菜就被大家吃光了。急得主持人嚷着叫大家别把盘子打破了。
“阿婆,他们炒的菜好吃吗?”记者发现一位老奶奶夹着菜给一位小朋友吃。“这是我的重孙子,我今年85岁了,家住铜山桥社区。听说今天这里有好多人现场烧菜,请大家吃,我们就来了。”叶金娣奶奶说,“你看每盘菜都被大家抢光了,就证明好吃。我吃过了,味道真的蛮好。”
色香味俱全注重营养
记者在每个社区的餐桌前转了一下,每户人家都拿出了自己的拿手好菜。无论是刀功、炒功、颜色搭配、选料方面都很讲究。就连一盘家常豆腐也让人看了嘴馋,豆腐四周用小西红柿、西兰花点缀,极具艺术感。
坊间有句话“吃的人多了就感觉好吃”,上百人抢来吃,当然好吃。但是最终的成绩要由评委来评判。
评委之一、国家高级烹饪师、安吉“百笋宴”创始人曹位钧用“热闹、才艺不错”六个字来概括这场厨艺比拼。曹先生说:“我发现今天民间高手不少,所烹饪的家庭菜式,更讲究营养;时间短,但花式品种也多;小炒多,油炸的少;口感好。”
高级面点师倪荣法看了之后收获颇丰地说:“我发现民间创新多,不像酒店里讲究的是工艺。如胡萝卜饼就很具有营养价值。青团子颜色自然,具有乡土味。”
昌硕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本届邻里节“百家宴”社区厨艺比赛,主要是通过“让居民献上自己拿手菜”活动,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传统特色的饮食文化,为居民搭建一个交流厨艺、增进了解、联络感情的平台,让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让疏远的邻居亲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