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国稳 通讯员 江明)
技术创新是节能降耗的支撑,舍得投入才有节能降耗上的产出和成果。这一点,在乌毡帽酒业的节能降耗之路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作为一家酒类研发、生产企业,乌毡帽的节能降耗主要体现在节水、节煤上。
黄酒在酿造程序中会造成大量富含多种营养的米浆水,以前是直接流入污水处理池。据悉,这些废水含2%到3%的淀粉,易腐臭,其COD含量30000mg/L,但是这些水中含有大量酿酒的必要元素——乳酸菌。如何实现米浆水的循环利用,摆在了乌毡帽酒业节能降耗的面前。
分管技术的副总经理楼凤鸣介绍说,公司2008年就致力于解决该问题,并在当年就申报了“黄酒工业米浆水回收利用关键技术以及其中试”的省级重大专项。经过三年努力,今年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通过省级验收。
“我们把米浆水保鲜,经过技术处理,将大的物质收集起来做饲料,小的物质回收利用酿酒,实现水循环使用。”楼凤鸣表示,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煤300吨,节电45万度,节水4.5万吨,减少污水处理投资费约80万元,为公司减少成本600万元,增加产值产量1000吨,产值340万元。
立足于技术创新支撑,是乌毡帽酒业借节能技改项目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途径之一。三年来,乌毡帽成功申报完成“黄酒工业米浆水回收利用技术及应用”、“黄酒工业余热综合利用技术”、“黄酒工业废水回收利用技术”等节能技改项目,既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又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在项目细节中降低能源消耗。在黄酒的酿造过程中,不使用蒸汽保温、乌毡帽将疏水阀由自控改为人工排放,可节煤200吨/年;新建400吨储量的应急池,每天可处理后循环使用冷却水300吨。
“科技支撑在酒业的节能降耗过程中是关键,但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重视,将该项内容纳入企业的长远规划。”楼凤鸣表示,乌毡帽几年前就建立了节能降耗三级管理体系,成立节能降耗工作管理委员会,设立节能降耗工作办公室,形成上下一体的管理体系,并纳入各级岗位经济责任制考核。
此外,乌毡帽还设立《创新奖励制度》,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重奖为企业在能耗、管理、营销等方面提出“金点子”的员工。